(呝字的小篆写法)4、咮。
这个字有四个读音:(一)zhòu。
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《说文解字》标注的读音,给的解释是:“啤酒,鸟口也。
比如《诗经.曹风.候人》:“维鹈在梁,不濡其咮。
”《毛传》:“咮,喙也。
”鹈鹕栖在鱼梁上,长嘴未湿很反常。
(鹈鹕的大嘴)又引申指象鸟嘴一样的东西。
《广韵.尤韵》:“咮,曲喙。
”比如明代方以智的《物理小识.饮食类》:“其顶圩使盛冷水,其边为通槽,而以一咮流出其馏露也。
”蒸馏瓶出液口确实像鸟嘴,如图:。
(蒸馏图)本义引申义外,咮还指星宿名,“柳宿”的别称。
《尔雅.释天》:“咮谓之柳。
”比如《左传.襄公九年》:“ 古之火正,或食于心,或食于咮,以出内火。
是故咮为鹑火,心为大火。
”大意是:古代的火正,祭祀火星的时候或者用心宿陪祭,或者用柳宿陪祭,由于火星运行在这两个星宿中间。
所以柳宿就是鹑火星,心宿就是大火星。
(柳宿的位置)(二)zhù。
《广韵.遇韵》:“咮,鸟声。
用于专用词“詟(zhé)咮”,指多言的样子。
《广韵.虞韵》:“咮,詟咮,多言貌。
读此音时同“嚅”,嗫(niè)嚅,欲言又止。
《集韵.虞韵》:“嚅,嗫嚅,言也,或作咮。
(咮字的小篆写法)咮字的小篆字形易与味字混,要注意二者的差别。
1986年《简化字总表》简化为“嘤”。
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嚶,鸟鸣也。
本义是鸟叫声,比如《诗经.小雅.伐木》:“伐木丁(读zhēng,不要读错)丁,鸟鸣嚶嚶。
”郑玄笺注称:“嚶嘤,两鸟声也。
”砍起树来铮铮响,林中小鸟嘤嘤鸣。
(鸟鸣嘤嘤)又比如李贺诗《经沙苑》:“今春还不归,塞嘤折翅雁。
”本义之外,嘤也用来形容其他声音。
比如李贺《贾公闾壻曲》:“嘤嘤白马来,满脑黄金重。
”再比如朱自清《阿河》:“(她)只‘嘤’了一声,也不说话”。
(嚶字的小篆写法)6、啄。
这个字有两个读音:(一)zhuó。
来源: